![]() 靜電消除器
专利摘要:
容易地製造不同長度之靜電消除器亦係可能的,且即使長度改變,離子仍可穩定地在整個長度上放電。充當離子產生電極之放電針、一軸流式風扇及一於前端面上具有開口之殼體經裝配以使得藉由該等放電針之放電產生的離子負載於藉由該軸流式風扇產生之空氣中,該空氣欲自該殼體之開口送出。此總成製成為一個防靜電模組單元,且複數個防靜電模組藉由支架於一個方向上對準以製造一靜電消除器。藉由改變防靜電模組之數目或支架之長度,可能提供一種尺寸為現場所需之靜電消除器。 公开号:TW201320829A 申请号:TW101136201 申请日:2012-10-01 公开日:2013-05-16 发明作者:Shinichiro Iura;Tadahiko Kurata;Kazuaki Kurosawa 申请人: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IPC主号:H05F3-00
专利说明:
靜電消除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向離子產生電極施加高電壓而引起放電且產生用於消除靜電之離子的靜電消除器。 作為一種習知靜電消除器,存在一種配置,其中複數個離子產生電極經佈置沿軸流式風扇之前圓周以傳送在藉由軸流式風扇之旋轉產生的氣流中之由放電產生的離子,以便將該等離子向前送出(參見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2007-123167號)。 此外,存在另一靜電消除器,其可藉由形成一細長形狀之外殼以廣泛範圍使離子放電。作為一種此種類之靜電消除器,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2007-103026號揭示一種靜電消除器,其中在一細長外殼中容納一風扇之一空氣吹送單元可拆卸地安裝至一離子產生單元,在該離子產生單元中,放電針安裝於一細長外殼之眾多縱長位置上。 此外,在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2008-91166號中,根據描述,藉由在各殼體中可拆卸地安裝固持一放電針之各夾持具來將複數個夾持具在一殼體並排縱長地置放。 靜電消除器廣泛使用於製造現場,且所需尺寸為多樣的,但因為所有習知靜電消除器皆具有一模製外殼作為主體,所以難以靈活地改變尺寸。當使用一種佈置複數個如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2007-123167號中所述之該種類型之靜電消除器的方法時,每個裝置皆需要一電源,因此增加了成本。 在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2007-103026號中所述之發明物中,分別製成離子產生單元及空氣吹送單元,且因此有可能進行單元至單元交換。然而,由於各單元皆具有一固定長度,所以不容易改變裝置之長度來在一模製外殼中容納裝置。 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2008-91166號中所述之發明物可藉由附接及拆卸固持離子產生電極之夾持具而交換,但其未揭示藉由改變外殼之長度來增加夾持具之概念。此外,日本專利特許公開申請案第2008-91166號中所述之靜電消除器不具有嵌入之風扇,但離子由自外部接收之空氣送出,且在該種配置中,偏差存在於一定強度之用於送出離子之氣流中且難以穩定執行靜電消除。 本發明已經作出來解決上述問題,且本發明之一目標在於提供一種靜電消除器,其使該靜電消除器能夠易於以不同長度製造且在遍及整個長度上穩定放出離子,即使其長度改變亦如此。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一種靜電消除器包括複數個防靜電模組,該等防靜電模組佈置在一個方向上且彼此整合。該等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包括離子產生電極、一軸流式風扇及在前端面上具有一開口之一殼體,且該等離子產生電極、該軸流式風扇及該殼體經佈置以使得藉由離子產生電極之放電產生之離子負載於由該軸流式風扇產生之氣流中,該氣流欲自該殼體之該開口傳送。 根據以上配置,有可能藉由使用一種在一個方向上佈置必要數目之靜電消除器並使其連接或固定至支架之方法整合該等必要數目之靜電消除器來提供一種具有所需長度之靜電消除器。因為所有模組皆具有離子產生電極及其中安裝之一軸流式風扇,所以有可能藉由抑制離子放電強度之偏差來提升靜電消除效應。 根據靜電消除器之一個實施例,複數個防靜電模組經支撐為藉由支架於縱長上對準之狀態,該等支架沿對應於佈置該等防靜電模組之全距的長度上具有恆定橫截面。 根據靜電消除器之另一實施例,該複數個防靜電模組經支撐為於該各個支架之一縱長方向上對準之狀態;經支撐為藉由一對板狀支架支撐該複數個防靜電模組之各別頂端部分及底端部分之狀態,該等支架之長度對應於佈置該等抗靜電模組之全距。 在以上兩個實施例中,有可能提升裝置之強度,因為複數個防靜電模組之陣列皆由支架在陣列方向上支撐。此外,有可能易於解決防靜電模組之數目之改變,因為有可能自框架部件切出必要長度以在製造一框架部件之後製備一支架,其諸如經由擠壓模製而具有恆定橫截面且具有較長長度。 根據靜電消除器之另一實施例,蓋罩安裝在支撐複數個防靜電模組之支架之對置末端部分上,一基板嵌於至少一個蓋罩中,該基板上裝載有產生施加於該等離子產生電極之高電壓的一電路,且各防靜電模組電氣連接至該基板。 根據以上實施例,模組陣列之對置端由各別蓋罩保護,以使得有可能更堅固支撐陣列。此外,高電壓產生電路變成各模組中之共用電路且嵌入在蓋罩中,以使得不必要設置一空間用於置放一高電壓產生電路,且有可能使得裝置較小同時固定離子放電範圍所必需之長度。 根據靜電消除器之另一實施例,防靜電模組之殼體之內部在深度方向上由一具有一氣流排放口之隔板分成兩部分,軸流式風扇之一容納部分作為一個單元形成於該隔板之後端面上。複數個離子產生電極沿在隔板之前端面上之放電口的圓周來佈置。 根據以上實施例,有可能在一個殼體中穩定支撐離子產生電極及軸流式風扇且使模組較小。此外,有可能易於藉由連接殼體或經由一種將模組固定至例如支架之方法來實現各模組之整合。 根據靜電消除器之另一實施例,在複數個防靜電模組之一個殼體中,支撐一控制基板,該控制基板用於控制以下至少一者:產生施加於離子產生電極之高電壓之電路的操作及該等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的操作,且各防靜電模組電氣連接至該控制基板。 根據以上實施例,有可能由一個控制面板控制所有防靜電模組之操作而無論防靜電模組之數目如何,以使效率良好且可降低成本。 根據靜電消除器之另一實施例,在由複數個防靜電模組達成之陣列之一個端部分中的殼體之一模組中,支撐用於控制產生施加於離子產生電極之高電壓之電路及各防靜電模組之操作的一控制基板,且在其他防靜電模組之殼體中,支撐中繼基板。在各中繼基板中,中繼至少一種在各防靜電模組與控制基板之間通訊之信號的信號線由信號種類形成,且同一模組中之接線分別連接至各信號線。各防靜電模組之基板在模組陣列方向上串聯地電氣連接,以便信號線中之每一者係經佈置用於每一種信號。 依據此實施例,有可能易於經由每個模組之中繼基板連接各模組及控制面板。即使模組之數目增加,亦並不必須改變各基板之配置及接線且可使成本極大降低。 根據靜電消除器之另一實施例,在各別防靜電模組之殼體中,安置具有導電圖案且支撐連接至相應導電圖案之離子產生電極的一電極基板。各別電極基板在鄰近防靜電模組之間電氣連接,以便用於傳輸施加於離子產生電極之高電壓的線佈置於防靜電模組陣列之方向上之一直線上。 根據此配置,使各防靜電模組之離子產生電極連接至高電壓電路之接線可易於進行,且可使裝置較小。此外,即使防靜電模組之接頭的數目增加,鄰近防靜電模組之電極基板亦可以相同方式彼此連接,以使得可節約為裝配工作所必需之勞動力。 根據本發明,有可能易於藉由在一個方向上佈置必要數目之防靜電模組且將其整合來改變裝置之長度。各防靜電模組具有軸流式風扇且離子產生電極之數目及佈局可以相同方式進行,以使得有可能防止離子放電強度不同。 因此,有可能提供一種靜電消除器,其在合理成本下具有出色性能且滿足現場尺寸要求。 在下文中,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靜電消除器將參看圖式加以描述。在圖式中,箭頭R展示裝置之右方向且箭頭L展示裝置之左方向。 圖1為展示本發明之靜電消除器之外部外觀的透視圖,且圖2為展示靜電消除器之主要配置的分解透視圖。 此實施例之靜電消除器包括安裝在水平長主體部分100之對置末端部分上之腿部分101及102。腿部分101及102分別由把手螺釘103及104固定以便以略微向上升起狀態支撐主體部分100。 主體部分100在頂端及底端上包括一對支架21及22、在支架21及22之間支撐且成一列排齊之三個防靜電模組1A、1B及1C、及用於固定對置端之蓋罩31及32。蓋罩31及32分別擰轉至支架21及22,與支架21之頂端及支架22之底端接觸。蓋罩31及32之各者由樹脂製得,且嵌入裝載有用於在樹脂內部產生高電壓之電路之基板(未展示)。在蓋罩之表面上安置用於安裝腿部分101及102之基座30。 因為防靜電模組1A、1B及1C除欲隨後描述之基板種類之外為相同的,所以防靜電模組1A、1B及1C之各者以下將通常稱為「防靜電模組1」或「模組1」。此外,模組1中之零件之配置將由共用符號展示。此外,對於圖式中之詳述部分,符號僅將對模組1之任一者之相應位置給出。 防靜電模組1A、1B及1C之各者包括一對其上安裝充當離子產生裝置之放電針10之電極基板11及12、軸流式風扇13、用於容納此等各物之殼體14、安裝在殼體14之前部之百葉窗15、安裝在軸流式風扇13之後部部分中之護板16及其類似物。 殼體14、百葉窗15及護板16為樹脂模製零件。 殼體14之前板141在保留底端部分下敞口,且在開口140中,佈置電極基板11及12之容納部分142且在背部形成軸流式風扇13之容納部分143。在容納部分142與143之間,安裝具有藉由軸流式風扇13之旋轉產生之氣流的放電口147之隔板144。電極基板11及12固定在隔板144之前部。容納部分143之整個背部為敞口的,且軸流式風扇13自其開口插入容納部分143中。 殼體14之前板141相對於背後容納部分142在頂端、底端、左端及右端之所有方向上皆略微向外凸出。在頂端及底端凸出位置中,分別連續形成凸出帶145及146(參見圖4至圖6)。在前板141之左凸出位置之中心位置中,形成嚙合突起148(參見圖4及圖5),且在右凸出位置之厚部分中,形成尺寸對應於嚙合突起148之凹進部分149(參見圖5及圖6)。 百葉窗15可拆卸地安裝在開口140上。在護板16上,形成用於通風之複數個裂縫孔161或螺釘孔162,其擰轉至插入容納部分143中之軸流式風扇13之背部。 此外,分別在護板16之頂端部分及底端部分上形成凸出帶165及166。儘管未展示於圖式中,但過濾器或其推進部件安裝在護板16之背面上。 支架21及22自藉由擠壓模製製成之均一厚度的金屬板切出,且在其兩個縱向邊緣上形成導軌20。歸因於殼體14及護板16之上部凸出帶145及165插入支架21之導軌20及20之縫中且殼體14及護板16之下部凸出帶146及166插入支架22之導軌20及20之縫中,防靜電模組1之各者可滑動地支撐在支架21與22之間。 此外,因為中心防靜電模組1B及右端防靜電模組1A之殼體14之左嚙合突起148插入分別鄰近於左側之防靜電模組1C及1B之殼體14之凹進部分149中,所以三個防靜電模組1A、1B及1C變成一條直線連接。 藉由添加為將對置末端之蓋罩31及32接合至防靜電模組1A、1B及1C之一定長度之連接體所必需的空間來設置支架21及22之長度。因此,藉由將蓋罩31及32分別固定至支架21及22之端部分,防靜電模組1A、1B及1C之連接體在支架21及22與蓋罩31及32之間變得不可移動。 開關105及指示燈106置放在左端防靜電模組1C之殼體14之前板141上。在此實施例中,防靜電模組1A、1B及1C之殼體14皆由相同零件形成,且因此沖出之圖案亦在對應於中心及左端防靜電模組1A及1B之殼體14之前板141上的開關105及指示燈106之位置中形成。然而,其不限於此,且可製造無沖出之圖案之殼體並將其引入防靜電模組1A及1B中。 圖1及圖2中所示之靜電消除器之配置係藉由連接三個防靜電模組1來達成,但不特定限制防靜電模組1之數目。藉由根據欲連接之防靜電模組1之數目來改變支架21及22之長度,可佈置任何數目之防靜電模組1。因為支架21及22係藉由擠壓模製自金屬板切出,所以有可能易於處理長度之改變。 圖3展示三種類型之具有不同數目之防靜電模組的靜電消除器。 在圖式中,用符號Q展示之在中心之靜電消除器具有連接三個防靜電模組1之配置,如圖1及圖2中所示。此外,靜電消除器P僅具有一個防靜電模組1。 最低靜電消除器R具有連接六個防靜電模組1之配置。 如上所述,此實施例之防靜電模組1可充當裝置且亦可藉由連接任何數目之防靜電模組1而工作。如將隨後所述,在此實施例中,即使安裝複數個防靜電模組1,用於使放電針10放電之高電壓電路或控制電路用作防靜電模組1之各者中之共用電路,以使配置簡單且可防止裝置過大。此外,軸流式風扇13安裝在每個防靜電模組1中,以使即使模組1之數目增加,含有藉由放電產生之離子之氣流可經由前部之整個長度穩定傳送。 圖4展示自圖1及圖2中所示之防靜電模組1之模組1A及1B的連接體移除百葉窗15之前部之配置。圖5展示移除連接體之護板16的包括接線之背面之配置。圖6展示防靜電模組1A之右側。 在電極基板11及12之容納部分142與軸流式風扇13之容納部分之間的隔板144以與容納部分143中接受之軸流式風扇13之吹出開口相同的形狀沖出,且藉此形成具有某一尺寸之放電口147,其中軸流式風扇13之幾乎所有輪葉部分皆經暴露。在隔板144之左端部分中形成用於插入欲隨後描述之偵測片之裂縫孔171。 在隔板144之背面,在容納部分143之兩側之頂端及底端(總計四個位置)中安裝接線板111(參見圖5、圖6及圖8)。在接線板111之各者中,形成穿過達到隔板144之前部之末端孔116。 在頂端與底端接線板111及111之間,在既定間隔下水平佈置兩個隔板112及113。在左隔板112與113之間的空間中安置夾持具(未展示),且在夾持具中安裝限制開關17。 在右隔板112與113之間安裝具有螺釘孔之圓柱形支撐物(未展示)。在容納部分142之右壁上形成自中心位置穿過到達前端部分之裂縫孔114,且片彈簧電極110插入裂縫孔114中。沿支撐物置放在裂縫孔114之後的片彈簧電極110之一部分且前端向內彎曲,且前端部分由螺釘115固定至支撐物之螺釘孔。此外,在螺釘115與片彈簧電極110之間插入連接電纜41。 同時,片彈簧電極110之自裂縫孔114朝向前部伸出之一部分越過欲沿內壁置放之容納部分142之上部邊緣。 電極基板11及12為兩側對稱之帶形板,其中形成之對置末端部分略微較寬,如圖7中所示。在對置末端部分中,分別形成末端孔107,且在自末端孔107略微向內之位置中,放電針10之針尖以傾斜狀態向內佈置。同時,在電極基板11及12之表面上,形成用於將末端孔107及107連接至高電壓信號線之導電圖案(未展示),且將放電針10焊接至導電圖案。 電極基板11及12之尺寸及配置相同,且其分別安裝在隔板144之頂端部分及底端部分上,其中頂端及底端方向逆轉。 將再次參考圖4至圖6描述實施方式。 自背後接線板111延伸之末端孔116及116在殼體14之隔板144之四個角落中暴露。在上部兩個末端孔116及116匹配電極基板11之末端孔107及107,以及下部兩個末端孔116及116匹配電極基板12之末端孔107及107下,螺釘電極108分別插入孔中以便固定電極基板11及12。藉由此固定,各放電針10超越放電口147之端邊緣且針尖經定位以面向放電口147之中心部分。 在殼體14之背面上,各螺釘電極108之前端部分自接線板111凸出,且凸出前端部分由螺母及墊圈(圖未示)固定。藉由在螺母與墊圈之間插入電纜40,右防靜電模組1A之左頂端接線板111之螺釘電極108與左防靜電模組1B之右頂端接線板111之螺釘電極108連接,如圖5中所示,且右防靜電模組1A之左底端接線板111之螺釘電極108與左防靜電模組1B之右底端接線板111之螺釘電極108同樣連接。 儘管圖式中未展示,但防靜電模組1B及防靜電模組1C亦以與防靜電模組1A及1B相同之方式彼此連接。此外,在鄰近於右側之蓋罩31中自基板伸出之電纜連接至右端防靜電模組1A之右頂端接線板111之螺釘電極108,且在鄰近於左側之蓋罩32中自基板伸出之電纜連接至右端防靜電模組1C之左底端接線板111之螺釘電極108。 在殼體14之前板141之背面的底端部分中,尺寸對應於殼體14之寬度及深度之基板S由凸出帶146之頂端邊緣或未展示之基板夾持具水平支撐。在基板S上形成各種種類之信號線或供電線,且安裝在右端部分中之接頭51及54及在基板之右端部分中之接頭52、53及55。在此等接頭之中,安裝在以上提及之片彈簧電極110上之電纜41連接至置放在右內部上之接頭51。此接頭51連接至基板S中之參考電壓線。 來自軸流式風扇13之限制開關17或電纜42及43分別連接至接頭52及53。接頭54及55用於使基板S彼此連接。 圖8展示如自前部、頂端及左端可見之前部百葉窗15。圖9展示與百葉窗15相關之部件之詳述配置以及安裝百葉窗15之方法。 此實施例之百葉窗15具有尺寸對應於殼體14之開口140之柵格150、在柵格150之前部之兩個邊緣的上部上形成之一對凸出部分151及151、及自左端部分向後凸出之偵測片155。凸出部分151之各者具有以下配置:其中使自柵格150向後凸出之凸出片153與自柵格150之前部橫向凸出之具有細薄形狀的凸出片152連續。在各凸出片153之前端之內部上形成爪153a。 在殼體14之前板141之左及右凸出部分的上部位置中,分別形成用於插入凸出片152之階躍部分156。在前板141之開口140之連接部分及背面容納部分142中形成尺寸匹配凸出片153之長度之裂縫孔157(參見圖4及圖5),且在容納部分142之側壁上形成用於固定爪153a之凹入部分(圖未示)。 若於百葉窗15之背部中之凸出片153及153插入裂縫孔157及157且百葉窗15經壓擠直至凸出片152及152插入左階躍部分及右階躍部分156,則凸出片153及153之爪153a及153a插入側壁之凹入部分,以便百葉窗15固定至開口140。 此外,由金屬製得之柵格18(此後稱作「金屬柵格18」佈置於百葉窗15之背面上。此金屬柵格18之尺寸幾乎與百葉窗15之柵格150的尺寸相同,此金屬柵格18具有與除在左末端部分中的一個位置上形成的矩形孔180相匹配之柵格的形狀。若此金屬柵格18位於殼體14之容納部分142之頂部末端邊緣處且百葉窗15以上述方式安裝,則金屬柵格18按壓至片彈簧電極110以便該金屬柵格在放電針10之前方支撐。百葉窗15之偵測片155通過金屬柵格18之孔180及隔板144之狹縫孔171(參見圖4)以按壓於背部之限制開關17的接觸部分。 如以上所描述,片彈簧電極110經由電纜41及接頭51連接至基板S之參考電壓線,以使得參考電壓亦施加於與片彈簧電極110接觸之金屬柵格18。因此,當高電壓施加於放電針10時,電場於放電針10與金屬柵格18之間產生以產生放電。參考電壓線連接至用於電流之高電壓電路以反饋,且藉由量測電流,可調整離子平衡。參考電壓線可連接至地面。 圖10示出防靜電模組之電氣連接的狀態。 在此實施例之靜電消除器中,裝載有產生正高電壓之電路的板嵌入右蓋罩31中,且裝載有產生負高電壓之電路的板嵌入左蓋罩32中。以下,此等板稱作「高電壓電路板」 如以上所描述,在模組1中之每一者中的電極板11及12藉由螺釘電極108固定至接線板111。在鄰近模組1與1之間,固定至右模組1之左頂部及底部接線板111及111的螺釘電極108及108中之每一者在相同高度之位置處分別連接至左模組1之右側上螺釘電極108上之接線板111。 另外,防靜電模組1A之右頂部接線板111的螺釘電極108連接至於右末端蓋罩31中之高電壓電路板,且防靜電模組1C之左底部接線板111的螺釘電極108連接至於左末端蓋罩32中之高電壓電路板。 連接此等高電壓電路板與螺釘電極108之電纜及連接模組1之間的螺釘電極108的電纜40係用於傳輸高電壓信號。 在佈置於左側末端處之防靜電模組1C中,佈置裝載有控制電路或電力電路之主基板S0作為上述基板S。在其他防靜電模組1A及1B中,僅佈置具有用於中繼或簡單信號處理電路之導電圖案的中繼基板S1A及S1B。此等基板S1A、S1B及S0藉由接頭54及55及連接接頭54及55之電纜分別串聯連接。此外,防靜電模組1A之中繼基板S1A連接至於右末端蓋罩31中之高電壓電路板,且防靜電模組1C之主基板S0連接至於左末端蓋罩32中之高電壓電路板。 連接基板S1A與S0及高電壓電路板之電纜包括電力線、參考電壓線及用於控制信號(該控制信號用於驅動高電壓電路)之傳輸線。介於基板連接S1A、S1B及S0之間連接之電纜除了電力線、參考電壓線及用於控制信號之自主基板S0至於蓋罩31中之中繼線之外,包括傳輸軸流式風扇13之驅動信號或自限制開關17之偵測信號的線。此外用於此等線路之導電圖案安置於基板中之每一者中。 藉由待連接至主基板S0之控制電路的基板之間的電纜連接各線路得以佈置而用於每一種信號。用於將接頭51、52及53(片彈簧電極110、軸流式風扇13及限制開關17連接至該等接頭上)連接至對應信號之各別傳輸線的導電圖案(軸流式風扇13之接頭52及53或限制開關17亦包括用於連接至電源之導電圖案)形成於模組1A及1B之中繼基板S1A及S1B上。 在圖10中,藉由固定一點鏈線展示正極性高電壓信號流動之路徑,且藉由固定兩點鏈線展示負極性高電壓信號流動之路徑。 首先,為描述一點鏈線,正極性高電壓信號自右末端蓋罩31中之高電壓電路板傳送,且傳輸至防靜電模組1A之右頂部螺釘電極108。因此,在模組1A中,信號自螺釘電極108傳輸至對應基板11之放電針10及10且經由前電極基板11之圖案至左頂部螺釘電極108。到達左頂部螺釘電極108之高電壓信號傳輸至於背側處之鄰近防靜電模組1B的右頂部螺釘電極108。同樣地在模組1B中,高電壓信號自右頂部螺釘電極108傳輸至對應基板11之放電針10及10且經由前電極基板11上之圖案至左頂部螺釘電極108。此外,高電壓信號自模組1B之左頂部螺釘電極108傳輸至模組1C之右頂部螺釘電極108,以便高電壓信號傳輸至模組1C中之電極基板11的放電針10及10。 其次,為描述兩點鏈線,負極性高電壓信號自左末端蓋罩32中之高電壓電路板傳送,且傳輸至防靜電模組1C之左頂部螺釘電極108。因此,在模組1C中,信號自螺釘電極108傳輸至對應基板12之放電針10及10且經由前電極基板12之圖案至右底部螺釘電極108。傳輸至右底部螺釘電極108之高電壓信號傳輸至鄰近防靜電模組1B之左底部螺釘電極108。如在模組1B中,高電壓信號自左底部螺釘電極108傳輸至對應基板12之放電針10且經由前電極基板12至右底部螺釘電極108。此外,此高電壓信號自模組1B之右底部螺釘電極108傳輸至模組1A之左底部螺釘電極108,以便高電壓信號傳輸至模組1A中之電極基板12的放電針10及10。 如上所述,正極性高電壓依次供應至防靜電模組1A、1B及1C之各別電極基板11的放電針10,且負極性高電壓依次供應至1C、1B及1A之各別電極基板12的放電針10。因此,陽離子藉由各別模組1之上部電極基板11的放電針10及10產生,且陰離子藉由下部電極基板12之放電針10及10產生。 安置於主基板S0上之控制電路分別供應電力或控制信號且直接為蓋罩32中之負極性高電壓電路板輸出高電壓信號,且經由中繼基板S1B及S1A為蓋罩31中之高電壓電路板輸出高電壓信號。此外,控制電路直接為軸流式風扇13或限制開關17之模組的配置及防靜電模組1C之配置輸入且輸出信號,且經由中繼基板S1A及S1B為其他模組1A及1B輸入且輸出信號。 舉例而言,控制電路藉由偵測各別基板共用之參考電壓線的電壓判定離子平衡是否適當,且基於判定結果調整供應至左及右高電壓電路板之驅動脈衝。為調整軸流式風扇13的風量體積,控制電路有時改變用於軸流式風扇13的控制信號。當自各別模組1之限制開關17的偵測信號輸入且該偵測信號關閉(意謂百葉窗15分離)時,控制電路停止至高電壓電路或至軸流式風扇13之電力供應。 根據以上實施例之靜電消除器,放電針10、軸流式風扇13及基板S容納於一個殼體14,以便防靜電模組1可小尺寸製得。由於高電壓電路嵌於末端蓋罩31及32二者中,所以節省空間來製得小尺寸裝置。 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以上內容,且可考慮以下類型。 首先,在以上實施例中,中繼基板安置於除具有主基板S0之模組1C中之外亦安置於模組1A及1B中,且包含用於高電壓電路板之信號在內的各種信號串聯連接至主基板S0。然而,除了主基板S0,任何基板除了信號之中繼功能之外亦可具有控制功能,以使得各別模組1中之基板在藉由主基板S0之集中控制下可傳送信號處理或控制用於相同模組中之配置。中繼基板無須中繼所有信號但可僅中繼用於驅動之電力供應、參考電壓及至高電壓電路板之控制信號。在彼情況下,僅用於電源之接線及參考電壓線可經連接用於模組1之間及中繼基板之間的連接。 除以上線路之外,用於軸流式風扇13及限制開關17中之任何一者之信號的傳輸線形成於中繼基板上,於模組1中之對應配置連接至對應傳輸線,且用於另一配置之信號可於另一路徑上傳輸至控制基板S0。 當模組1之數目增加時,待連接之給定數目的模組1成組製得,模組1之整個連接體分為複數個組,且電力電路可經佈置用於每一組。 在未安置中繼基板之情況下,將模組1或高電壓電路板中之每一者個別地連接至主基板S0亦係可能的。例如,可能的是預先製備具有不同數目之孔口的複數個基板,且自該等基板選擇具有等於或大於模組1之數目的孔口的基板。在此情況下,基板可無需置放入模組1中之一中且可使用具有延伸至複數個模組1之寬度的基板。 模組1中之每一者的放電針10的高電壓信號不限於串聯連接,但亦可能藉由並聯連接將高電壓信號供應至模組1中之每一者。 此外,高電壓電路板無需必要地安置於蓋罩31及32二者之中。例如,就將正極性電壓及負極性電壓交替地施加至各放電針10的方法而言,高電壓電路板可佈置於該等蓋罩中之任一者。儘管裝置可變得更大一點,經模製具有一高電壓電路板之樹脂板可佈置於除蓋罩31及32之外的位置處(例如,介於模組1之連接體與上部支架21之間)。 在以上實施例中之模組1中的每一者中,四個放電針10藉由將放電針分為兩組而佈置於兩個電極基板11及12上,但放電針10之數目及電極基板之數目不限於此。此外,當正極性電壓及負極性電壓交替施加至放電針10時,複數個放電針10亦可佈置於具有敞開之一個電極基板上且沿著開口之圓周。 在模組1之間的電極基板之連接方法不由在以上實施例中所展示之方法限制。例如,分別地陽接頭安置於各殼體之一個側上且陰接頭安置於另一側上,且此等接頭與電極基板電氣連接,且因此可能於模組1之間藉由連接陽接頭與鄰近殼體之陰接頭而同時實現電氣連接及機械連接。 作為安裝在支架21及22上之防靜電模組1之連接體的構件,導軌20用於以上實施例,但不限於此,亦可採用引入鉚頭腳方法或將殼體擰轉至支架的方法。 支撐防靜電模組1之連接體的框架不限於一對頂部及底部板狀支架21及22,但具有恆定橫截面及敞開之末端面的一形狀之金屬體可用作支架之單一體。例如,連接體之頂部、底部及背部可藉由U形支架支撐。此外,若模組1藉由此等支架完全固定時,則支架可製成一個板狀框架,且模組1可固定於該框架上。 若防靜電模組1藉由支架牢固地支撐時,則模組1無需必要地連接。若模組1不可移除地製得,則此無關緊要,即使於模組1之間存在小空隙。 放電針10及軸流式風扇13無需容納於一個殼體中;可使用以下配置:放電針及軸流式風扇中的每一者容納於一單獨殼體中且該等殼體得以連接或對準。此外,複數個軸流式風扇13於給定間隔處佈置且固定於一個板形框架上,且可安裝具有支撐在軸流式風扇(該等軸流式風扇於前部及背部具有開口)之前及之後的放電針之殼體。 所有實施例具有此類配置:充當離子產生電極之放電針的總成、軸流式風扇及具有開口之殼體製得一個防靜電模組,防靜電模組之必要數目佈置於一個方向上,且各模組藉由介於模組之間的連接或將該等模組固定至支架的方法整合。根據此類配置,可能製造一種具有之寬度滿足現場需要的靜電消除器,以使得與習知之產品相比便利性極大地改良。 L‧‧‧箭頭 P‧‧‧靜電消除器 Q‧‧‧靜電消除器 R‧‧‧箭頭 S‧‧‧基板 S1A‧‧‧基板 S1B‧‧‧基板 SO‧‧‧主基板 1A‧‧‧防靜電模組 1B‧‧‧防靜電模組 1C‧‧‧防靜電模組 1‧‧‧防靜電模組或模組 10‧‧‧放電針 11‧‧‧電極基板 12‧‧‧電極基板 13‧‧‧軸流式風扇 14‧‧‧殼體 15‧‧‧百葉窗 16‧‧‧護板 17‧‧‧限制開關 18‧‧‧柵格 20‧‧‧導軌 21‧‧‧支架 22‧‧‧支架 30‧‧‧基座 31‧‧‧蓋罩 32‧‧‧蓋罩 40‧‧‧電纜 41‧‧‧電纜 42‧‧‧電纜 43‧‧‧電纜 51‧‧‧接頭 52‧‧‧接頭 53‧‧‧接頭 54‧‧‧接頭 55‧‧‧接頭 100‧‧‧主體部分 101‧‧‧腿部分 102‧‧‧腿部分 103‧‧‧把手螺釘 104‧‧‧把手螺釘 105‧‧‧開關 106‧‧‧指示燈 107‧‧‧末端孔 108‧‧‧螺釘電極 110‧‧‧片彈簧電極 111‧‧‧接線板 112‧‧‧隔板 113‧‧‧隔板 114‧‧‧裂縫孔 115‧‧‧螺釘 116‧‧‧末端孔 140‧‧‧開口 141‧‧‧前板 142‧‧‧容納部分 143‧‧‧容納部分 144‧‧‧隔板 145‧‧‧凸出帶 146‧‧‧凸出帶 147‧‧‧放電口 148‧‧‧嚙合突起 149‧‧‧凹進部分 150‧‧‧柵格 151‧‧‧凸出部分 152‧‧‧凸出片 153‧‧‧凸出片 153a‧‧‧爪155偵測片 156‧‧‧階躍部分 157‧‧‧裂縫孔 161‧‧‧裂縫孔 162‧‧‧螺釘孔 165‧‧‧凸出帶 166‧‧‧凸出帶 171‧‧‧裂縫孔 180‧‧‧孔 圖1為展示本發明之靜電消除器之外部外觀的透視圖。 圖2為展示靜電消除器之主要配置之分解透視圖。 圖3為展示三種類型之具有不同數目之靜電消除器的靜電消除器之前視圖。 圖4為防靜電模組之連接體的前視圖。 圖5為防靜電模組之連接體的背視圖。 圖6為防靜電模組之右視圖。 圖7為電極基板之透視圖。 圖8為展示百葉窗之配置的前視圖、平面圖及側視圖。 圖9為說明一實例之視圖,其中百葉窗及金屬柵格安裝在殼體上。 圖10為說明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及對置末端上之高電壓電路板的連接狀態的視圖。 L‧‧‧箭頭 P‧‧‧靜電消除器 R‧‧‧箭頭 1A‧‧‧防靜電模組 1B‧‧‧防靜電模組 1C‧‧‧防靜電模組 21‧‧‧支架 30‧‧‧基座 31‧‧‧蓋罩 32‧‧‧蓋罩 100‧‧‧主體部分 101‧‧‧腿部分 102‧‧‧腿部分 103‧‧‧把手螺釘 104‧‧‧把手螺釘 105‧‧‧開關 106‧‧‧指示燈 141‧‧‧前板
权利要求:
Claims (8) [1] 一種靜電消除器,其包括:複數個防靜電模組,該等防靜電模組係佈置於一個方向上且彼此整合,其中該等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包括離子產生電極,一軸流式風扇及一於一前端面上具有一開口之殼體,及該離子產生電極、該軸流式風扇,及該殼體經裝配以使得藉由該等離子產生電極之放電產生的離子負載於藉由該軸流式風扇產生之一氣流中,該氣流欲自該殼體之該開口送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靜電消除器,其中該複數個防靜電模組經支撐為藉由支架於一縱長方向上對準之狀態,該等支架沿對應於佈置該等抗靜電模組之全距的長度上具有恆定橫截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靜電消除器,其中該複數個防靜電模組經支撐為於該各個支架之一縱長方向上對準之狀態;經支撐為藉由一對板狀支架支撐該複數個防靜電模組之各別頂端部分及底端部分之狀態,該等支架之長度對應於佈置該等抗靜電模組之全距。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靜電消除器,其中蓋罩安裝於支撐該複數個防靜電模組之該等支架的對置末端部分,一基板內嵌於至少一個蓋罩中,該基板上裝載有產生施加於該等離子產生電極之高電壓的一電路,且該等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係電氣連接至該基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靜電消除器,其中該防靜電模組之該殼體的內部於一深度方向上藉由具有一氣流排放口之一隔板而分為兩部分,該軸流式風扇之一容納部分作為一個單元形成於該隔板之一後端面上,且複數個離子產生電極係於該隔板之一前端面上沿該排放口之圓周來佈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靜電消除器,其中在該複數個防靜電模組之該等殼體中之一中,支撐一控制基板,該控制基板用於控制以下至少一者:產生施加於該等離子產生電極之高電壓的該電路的操作及該等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的操作,且該等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係電氣連接至該控制基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靜電消除器,其中在藉由該複數個防靜電模組陣列之一個末端部分中之該模組的一殼體中,支撐一控制基板,該控制基板用於控制產生施加於該等離子產生電極之高電壓的該電路的操作及該等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的操作,且在其他防靜電模組之殼體中,支撐中繼基板,在該等中繼基板中之每一者中,用於中繼介於該等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與該控制基板之間通信的至少一種信號的信號線係根據信號之種類形成,且於同一模組中之接線分別連接至該等信號線中之每一者,及該等防靜電模組中之每一者的該等基板於該模組陣列之該方向上串聯地電氣連接,以便信號線中之每一者係經佈置用於每一種信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靜電消除器,其中在各別防靜電模組中之該殼體中,安置一電極基板,該電極基板具有一導電圖案且支撐連接至該對應導電圖案之該等離子產生電極,且該等各別電極基板電氣連接於鄰近之防靜電模組之間,以便用於傳輸施加於該等離子產生電極之高電壓的該等線佈置於防靜電模組陣列之該方向上之一直線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395516B|2013-05-01|除電裝置以及放電模組 US9153887B2|2015-10-06|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mbination thereof TWI469689B|2015-01-11|靜電消除器 JP2014238986A|2014-12-18|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KR20140038343A|2014-03-28|Oled 발광체를 갖는 램프용 소켓 JP4382100B2|2009-12-09|イオン発生器 WO2018123577A1|2018-07-05|ラック型電源装置 JP2007305366A|2007-11-22|イオナイザ、イオナイザの取り付け方法およびクリーンルームシステム JP2011018616A|2011-01-27|イオン発生素子、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2015207397A|2015-11-19|連結装置、光源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CN109028384B|2021-04-27|空气处理装置 US20090262482A1|2009-10-22|Ionizer RU2009117079A|2010-11-10|Модульное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5146375B2|2013-02-20|バー型イオナイザ CN109028305B|2021-09-14|空气处理装置 CN215268961U|2021-12-21|一种电源壳体及其电源装置 JP6507356B2|2019-05-08|除電装置 JP5134109B2|2013-01-30|除電装置 US20190312375A1|2019-10-10|Power Connector Systems CN109028379B|2021-11-23|空气处理装置 JP4610092B2|2011-01-12|イオン化装置及びその放電電極バー JP2010020907A|2010-01-28|イオン発生装置 US20110177719A1|2011-07-21|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assembly JPWO2016038938A1|2017-04-27|イオン発生機 TWI413324B|2013-10-21|Continuous connection of ion generator and connected ion generator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KR20130038153A|2013-04-17| CN103108478B|2017-03-01| TWI469689B|2015-01-11| JP2013084415A|2013-05-09| JP5810813B2|2015-11-11| CN103108478A|2013-05-15|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3053201U|1998-04-13|1998-10-23|東英電子工業株式会社|シート状製品の静電気除去装置| JP3750817B2|2004-05-26|2006-03-01|ヒューグル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除電装置| CN2733820Y|2004-08-17|2005-10-12|深圳市仁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直流离子风机| JP4594111B2|2005-01-17|2010-12-08|株式会社コガネイ|除電装置および放電モジュール| JP4778289B2|2005-09-30|2011-09-21|パナソニック電工Sunx株式会社|除電装置| JP4662839B2|2005-10-31|2011-03-30|オムロン株式会社|送風型イオナイザ| JP4759430B2|2006-04-13|2011-08-31|株式会社コガネイ|除電装置および放電モジュール| KR100885289B1|2007-04-13|2009-02-23|동일기연|코로나 방전원리가 사용된 정전기 제거장치| TWM347784U|2008-07-18|2008-12-21|Hi Pack Inc|Electrostatic remover with easy disassemble/assemble type module| CN201270617Y|2008-08-22|2009-07-08|海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缩小厚度的静电消除器| JP2011238553A|2010-05-13|2011-11-24|Oriental Motor Co Ltd|ファンモータを用いた静電気除電器|CN103200752A|2013-03-28|2013-07-10|周宏�|一种带有防护罩的离子风机| KR102119272B1|2019-04-09|2020-06-04|동일기연|전자파 차단용 전극을 구비한 제전 장치| CN110696478B|2019-10-25|2021-04-13|东莞市万豪包装有限公司|一种凹版印刷机|
法律状态:
2020-10-1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222930A|JP5810813B2|2011-10-07|2011-10-07|除電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